各县区卫生健康局(中医药管理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临港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蒙山旅游度假区卫生健康局,委属医疗机构:
2017年我市在平邑县开展“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试点工作,经过两年试点,平邑县中医药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经验。为落实《关于印发临沂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字〔2018〕175号)要求,全面推进我市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广平邑县中医药改革经验做法,切实解决县域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层中医药服务技术薄弱、人才短缺等突出问题,增强城乡居民对中医药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经研究,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确定在全市开展中医药特色医联体建设。
现将《临沂市中医药特色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 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 年9月10日
临沂市中医药特色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市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县域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层中医药服务技术薄弱、人才短缺等突出问题,加快推广平邑县中医药改革经验做法,增强城乡居民对中医药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利民惠民为宗旨,以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建设为载体,以服务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注重内涵,提升质量,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使城乡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简、便、验、廉、安的中医药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组建中医药特色医联体,到2021年,医联体牵头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中医药人才梯队更加合理,中医药服务手段更加丰富,中药房和制剂室建设更加完善,融合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点评、中药代煎、配送等中医药延伸服务。通过中医人才下沉、设立基层中医工作室、中医药知识培训等实现区域内优质中医药服务资源共享,提升患者应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积极性,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提高中医诊疗量,力争2021年中医药诊疗人次达到总诊疗人次的40%以上。
三、运行模式
我市中医药特色医联体是由医联体牵头单位托管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对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药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指导。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内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中药饮片采购、统一中医药人员调配、统一中医医疗质量管理、统一中医诊疗规范、统一中医专科品牌建设、统一中医人员培训,实现共享名老专家、共享中药房、共享远程会诊。
中医药特色医联体牵头单位原则上由中医医院牵头,未设置中医医院的县区可选择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强的其他医疗机构牵头,也可争取委属医疗机构支持组建区域医联体。
四、主要任务
(一)加大中医药服务的扶持力度。医联体牵头医院要采取技术指导、管理咨询、专家坐诊、带教讲学、设备支持等方式对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进行扶持。医联体牵头医院要设置基层中医药指导科,建立中医诊疗中心,对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帮助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水平。落实适宜技术推广责任制,每家牵头医院指定至少5名适宜技术推广人员,负责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一体化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每个卫生院、卫生服务站至少培训1名适宜技术推广人员。发挥医联体牵头医院优势,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努力让居民通过签约服务能够获得更加便利的中医药服务。同时,要积极探索提供差异化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中医药服务需求。
(二)建设高水平中医诊疗中心。中医诊疗中心是医联体中医药服务和指导中心,是提升医联体中医诊疗能力的重要载体。医联体牵头医院要整合中医科室、人员、设备和用房等,加快建设中医诊疗中心,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诊疗中心承担医联体内中医临床诊疗、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治疗、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和师承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和对医联体分院中医药业务技术指导等职能。中医诊疗中心重点加强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医康复和治未病科等专科建设,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医药特色专科专病品牌。
(三)统一中药饮片采购。开发应用县域中药饮片采购管理系统,整合县域医疗单位跨机构集中采购、跨区域供应商线上投标报价、全方位监控现场专家评审、电子签名等运行操作,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加强中药饮片集中招标、集中配送、集中售后等管理,构建高效、开放、公平、公正的中药饮片招标流程;鼓励使用二维码追溯技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可追溯。
(四)建立共享中药房。在原有卫生信息平台上进行软件升级,增加中医智能云系统、会诊视频系统、中医药互联服务系统。以医联体牵头医院为核心,充分发挥牵头单位在人才、中药饮片、煎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看中医最多跑一次”活动,通过全环节的信息化医疗服务,搭建覆盖县域的共享中药房,卫生院网上开方,由中医院提供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点评、代煎、配送等中医药延伸服务。基层单位开具的中药处方,原则上在24小时内完成配送服务,卫生院可不再单独设置中药房。
(五)建立实时会诊制度。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内设立中医专门诊室,安装高清摄像头、音响、麦克风,通过中医智能诊疗系统,由牵头医院专家实时进行会诊;牵头医院每天应安排一定数量的中医专家实时在线,及时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远程会诊服务,会诊服务免收费用。
(六)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推进中医药特色医联体建设工作深入开展,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县域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的管理目标,形成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分流机制,建立便捷绿色的转诊通道,提升中医药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七)建立人才培养流通机制。按照医联体运行的基本要求,医联体牵头医院安排中医专家轮流到各个基层医疗机构坐诊,开展名中医师带徒,对中医药工作相对薄弱的卫生院进行帮扶。各卫生院中医药专业人员要分批分期地选送到医联体牵头进行培训深造。对在职在岗以西医药为主的全科医生、临床类别医师等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规范和提高其运用中医药诊疗知识、技术方法处理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技能。以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水平,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八)强化中医规范管理。医联体牵头医院要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管,完善有关规章制度,重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合理用药进行监督检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执行中医诊疗规范,中医病历、处方等中医医疗文书书写要符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等相关规定,规范服务行为,保证医疗安全。
(九)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在未病先防。牵头医院要建立治未病科,配备能够提供治未病服务的中医师,完善治未病服务环境与设施设备,建设中医药防治一体综合服务区,为群众提供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辨识评估、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干预、服务效果追踪等中医健康管理全程服务,构建中医药防治一体综合服务模式,切实做到关口前移,让百姓不生病、少生病。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同时注重维护健康、疾病康复等多元化服务,积极提供中医药咨询指导和人员技术培训。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向区域内的机关单位、学校、乡镇企业等功能社区人群,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开展针对性的中医药服务。注重发挥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中的独特作用,提供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健康宣教等中医护理服务。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65岁以上老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水平和覆盖面,鼓励在孕产妇、亚健康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试点。
(十)建立医联体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促进作用,根据医联体建设工作需要,引导各成员单位落实功能定位,将中医药服务资源下沉、帮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作为重点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明确职责要求,为县域中医药特色医联体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十一)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制订完善信息功能规范,加强基层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功能涵盖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辅助诊断、远程诊疗、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升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水平,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机制建立,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支持医联体成员单位间对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复诊病人提供互联网中医诊疗服务,线上为老年病、慢性病患者提供中医护理指导和健康护理咨询,线下为居家患者实施刮痧、拔罐、经穴推拿、穴位敷贴、中药涂药、中药灌肠等适宜技术。
(十二)建立长效促进机制。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整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建立医联体建设的长效促进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方案和工作措施,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改革完善,形成医联体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9年8月-12月)。研究制定中医药特色医联体建设方案。召开全市中医药特色医联体建设推进会议,部署建设任务。各县区制定相应方案,组织医联体成员单位签定协议,并报市卫健委审核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1月-11月)。各医联体单位落实对接机制,做好信息化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正式运行。
(三)建设评估阶段(2020年12月)。对中医药特色医联体运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和总结评估,建立推动中医药特色医联体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适时召开总结会议。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推进中医药特色医联体建设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是医联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医联体要成立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领导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纳入医联体绩效指标进行监督考核。要对能力提升工作各项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负责部门和责任人,层层落实,全力推进能力提升工作实施。
(二)认真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内容。医联体中医药服务涉及到各个方面,需要综合推动以提升服务能力。要广泛动员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要建立健全医联体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要根据医联体自身状况、特点和发展规划,提出机构内人员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坐诊计划,要统筹组织好医务人员参加中医药业务培训等工作,做好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强化对医联体建设的考核评估。市卫健委将制定医联体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对牵头单位和卫生院实行双向考核,考核内容以中医县域服务能力,群众健康改善和满意度等为核心指标,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绩效工资水平挂钩。开展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以群众获得感为核心,强化社会监督。牵头单位和卫生院结合实际,制定对单位职工的考核细则,确保中医医联体建设取得实效。
(四)加强对医联体中医药服务工作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将医联体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措施、优势、好处等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告知服务的具体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人群愿意接受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自觉自愿的接受中医药医疗保健。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05026973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