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法治建设工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履职,推进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立足事业发展,践行法治保障护航。一是深刻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列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加强全系统各级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深刻认识,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中。二是完善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引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等力量,为卫生健康系统“三重一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建议,保证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市直卫生健康系统法律顾问专题培训,提升法律顾问参谋助手的能力。三是科学开展医疗机构法治建设评估。制定印发《临沂市医疗机构法治建设评估细则》,厘清医疗机构法治评估参考指标,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流程”要求,对全市83家一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进行评估,有力促进了医疗机构管理的法治化。在2024年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暨法治医院建设推进会上,我委以《五个聚焦推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法治根基》为题进行典型发言。
(二)提升政务效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群众体验感。按照“一件事一次办好”的思路,召开3次协调推进会研究推广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零跑动流程。召开全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现场观摩培训会,对各县区卫生健康局及各助产机构相关人员100余人进行集中培训,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开展全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业务流程暗访工作,共对14个县区、43家助产机构进行2轮次电话暗访,做到全市办理标准统一。全市助产机构均设置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零跑动业务流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15000余份。主动开展“走流程”活动,常态化抓好问题解决,形成“真实感知、及时发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工作机制。二是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对除简易程序以外的案件全部进行法制审核,所有行政处罚案件、双随机检查结果均在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网站公示,行政处罚案件同时在信用中国临沂公示。在监督执法工作中全面实施“首违不罚”,制定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42项,营造适当宽松的营商环境。三是邀请企业参加“亲清会客厅”活动。通过采取面对面交流座谈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探讨解题方案等“零距离”服务,开门见山倾听企业诉求,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三)聚焦人民健康,提升卫生健康执法效能。一是深度聚焦民生相关领域重点工作。现制现售饮用水监管方面,我委通过全面调查摸底、实地考察学习、召开推进会议、制定下发方案、积极推动立法和开发应用系统等措施,建立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卫健、住建、城管、水利、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责。通过应用现制现售饮用水“一码监管”系统实现经营者自主报备、消费者查询投诉、监督机构实时监管工作模式。目前,我市录入现制现售饮用水“一码监管”系统设备8514台,2024年度12345工单满意率达100%。餐饮具集中消毒专项整治方面,对全市29家企业进行2轮次监督检查,抽检样品43批次,给予行政处罚6家,关停5家;医疗美容专项整治方面,检查医疗美容机构104家,暗访生活美容机构3022家,受理举报投诉186件,查办违法案件53件,罚款102.05万元。二是深入开展卫生监督执法“蓝盾行动”。全市共监督检查各类应监管单位2.26万户,监督覆盖率100%,查办违法案件722件,罚没款488.47万元;全市2024年度国家“双随机”抽查任务共1565件,监督完成率、任务完结率均达100%,查办违法案件153件。三是深化巩固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成果。运用“首违不罚”处理轻微违法行为49件,开展“民营医疗机构帮扶”活动64次。对8058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传染病防治分类综合评价,对2750家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督执法,对554家口腔医疗机构、84家医疗美容机构、3565家公共场所、27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量化分级管理。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四)精准普法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坚持日常宣传与“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在官方媒体平台发布解读专篇、开展宪法知识竞答等活动,切实弘扬宪法精神,实现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常态化。坚持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邀请法律专家对卫健干部职工、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开展民法典解读培训,切实提高本系统领导干部法治素养与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工作水平。二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制定发布2024年卫生健康“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积极组织参与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宣讲比赛并获优秀组织奖,报送的《医生急救不担责,让法律为勇敢的医生撑腰》《平安医院新征程——法律保障人民健康权》分获一等奖和优秀奖。三是坚持普法与业务相融合。结合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与第三方医疗业务合作专项整治等工作,组织开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专题讲座,助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开展“送法助企暖心行”活动,大力宣传卫生健康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全年共到151家企业开展法治宣传讲座,惠及群众3200余人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群众、企业法律意识。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委党组会议对年度普法工作要点等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到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听取法治政府建设专题汇报,对法治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统筹推进法治工作。
(二)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发挥以上率下的示范带头作用,党组理论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带头做好学法考法法治教育,并督促工作人员完成网上学法考试。本系统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各类法治主题宣传活动。
(三)严格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放管服”重点任务,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督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水平,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承担的《临沂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一)扎实推进立法工作。开展《临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立法调研工作,先后赴珠海、柳州等先进地市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并形成调研报告。通过书面征求、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向委属医疗机构、各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征求《临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草稿)》意见建议,为立法工作夯实基础。
(二)积极争取立法项目。我委始终坚持“立法为民”原则,优先提报群众关心、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且立法时机成熟的项目,申报争取《临沂市现制现售饮用水监督管理办法》列入2025年政府规章审议项目。
(三)重视立法质效。积极开展《临沂市献血条例》《临沂市健康乡村条例》立法贯彻落实自查活动,通过对照法定职责是否履行、法律责任是否落实、法律效果是否明显进行自查自纠,让法律制度的牙齿真正“咬合”起来,加速提升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法治化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和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市卫生健康委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新时代法治建设重要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覆盖面和创新性需进一步加强等。
下一步,我委将围绕全市法治政府建设重点,结合卫生健康工作实际,切实把推进法治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推进机关、直属单位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立法、普法、执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将卫生健康法治工作纳入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把法治建设任务放到卫生健康工作大局中同部署、同落实。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
(二)加强普法学法工作,服务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局。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法治建设工作培训,更新全市卫生健康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共性及个性清单,开展学习培训,强化典型案例的释法和指导作用。利用卫生健康节日、纪念日、宣传月等重要节点,突出宣传《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等及新出台的卫生健康法律法规。
(三)落实法治工作机制,促进卫生健康领域依法治理。按照相关规定,对委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重大执法决定、合同等严格开展合法性审核。严格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做到应审尽审,防止排除、限制公平竞争举措出台。健全医院法治建设制度体系,完善医疗机构法治建设工作制度,发挥法治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按照国家、省和市“放管服”改革部署和要求,提升“放管服”改革质量,加强审管联动。严格落实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制度,做好卫生健康部门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推进“一网通办”,重点推进提升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事便利度,努力打造“人生第一项政务服务”金字品牌。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20030226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