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扶贫协作重要论述及“深化东西扶贫协作”重要指示精神,完成“城口所需,临沂所能”协作目标,她告别了患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儿子,翻山越岭,辗转千里,从沂蒙山革命老区腹地沂南县来到巴山星火重庆市城口县参加医疗扶贫工作。
初到城口,苏丹被分配到城口县中医院彩超室支援医疗工作。刚进入工作岗位,有的同事见她这么年轻,一脸的不服气嘀咕道:“这么年轻的专家,能教我们啥子啊?好像个学生!”可是,她装作没听见,只是默默的坐在彩超机前为病号做检查,凭借精湛的检查技术,仅一上午的时间,就让城口中医院的同事们都折服了,口中的称呼也从“苏大夫”,变成了“苏老师”。
她的到来,结束了城口县中医院病人做心血管超声检查需要到其他医院去的窘境,也让患者们减少奔波,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她除每周坐诊之外,每周为超声科同事们开展学习讲座,遇到疑难杂症,她都是亲自上阵,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诊疗过程中边做边教。她努力克服超声器械落后的不足,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将有限的器械资源发挥到功能的极致。一年来,她带领的三个超声科人员,均能独立操作心血管超声的基础检查,阴道超声也顺利开展。现在,彩超室的报告书写也实现统一标准化,各项操作流程已实现规范化。切实贯彻了“一个专家带动一个科室,成熟一个团队”,为城口县中医院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超声医疗团队”的目标。
除正常上班外,她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到山里乡镇医院开展义诊活动,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崩塌滑坡,从未阻挡住她义诊的脚步,一年来,她克服语言沟通障碍,走遍了城口25个乡镇的乡村院落,义诊42次,检查人数2300余人次,让远离县城看病难的大巴山老区人民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鲁渝健康扶贫带来的关爱关怀。
由于长时间的低坐姿为病人检查,她经常累的犯颈椎病,头晕,恶心,但是每当她看到乡亲们感激和亲切的目光,就什么都不顾了,吃上几片止痛药,继续投入到超声检查工作中去,有时等待检查病号很多,为了加快检查进度,她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2019年12月,支医期限到了,但城口中医院心脏彩超等技能培训正处在关键时期,各项检查流程的建设还需要完善 ,为了完善帮扶后续措施,她毅然决定申请延长支医期限,成为了临沂支医团队唯一的留在城口帮扶的医生。
今年三月,她家乡的父亲胆管占位加重做了手术,身边需要人照顾。而此时正值城口县中医院刚从疫情转入正规的关键时候,病人数量急剧增加,大量手术病人需要心血管超声的检查。虽然时时刻刻牵挂着父亲的安危,但她却毅然选择留在城口继续为大巴山老区人民服务。她说:“对家人来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儿,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但是在城口,我要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一名合格的支医专家!既然来了,就要真心实意的为城口百姓健康多做点事情”。
由于她吃苦耐心,工作认真扎实,2019年12月,重庆市卫健委表彰她为鲁渝健康扶贫“支医先进个人”、城口县政府也授予她“城口县优秀支医专家”和“终身名誉专家”称号。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20030226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