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提示您:如您来自境外,特别是来自有猴痘疫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面部和身体局部或大范围出现皮疹等症状,请主动进行报告。
7天集中隔离期间,入境人员应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积极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若出现猴痘样症状,应立即主动报告集中隔离点。
解除集中隔离后,入境人员在入境后的21天内,仍需继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猴痘样症状,请立即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联系电话:8610271),按要求就医并如实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
潜伏期
5-21天,多为6-13天。
临床表现
l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90%患者出现明显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
l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
l疱疹数量从几个到数千个不等,多呈离心性分布,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
l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和结痂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
传播途径
l接触传播,接触感染动物(啮齿类、灵长类等)或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疹渗出物、血液或其他体液,或被已感染的动物咬伤、抓伤。
l飞沫传播,可在直接的、长时间面对面接触中通过含病毒的大量呼吸道飞沫而传播。
l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防控措施
l避免与啮齿类(松鼠、睡鼠等)、灵长类动物发生任何接触,避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食用前彻底煮熟。
l性行为中注意正确使用安全套。
l加强个人手卫生,认真做好消毒。
出现猴痘样症状后的处置
l不要触摸或抓挠皮疹部位。避免将皮疹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l及时联系隔离点或疾控、医院等工作人员,报告猴痘样症状并告知相关旅居史和接触史,等待就医。
l等待就医时,用衣服、手套或绷带覆盖出现皮疹的所有部位,佩戴口罩;就医时再次主动告知接诊医生已出现的猴痘样症状和相关旅居史、接触史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20030226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