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开发区)卫生计生局,委属各单位:
现将《2016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临沂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4月21日
2016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2016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卫生计生重点工作,落实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工作总体思路和2016年临沂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以提升医疗质量、供给能力、服务效率,增强群众获得感为主要内容的“三升一增”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一)加强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制定《临沂市“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推动社会力量办医,推进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优势互补、科学发展。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临沂市人民医院为核心辐射全市,建设病理、影像、临床检验同质化诊断体系。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开展康复能力资源调查,建设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鼓励乡镇卫生院在国医堂基础上联合康复医学技术,更好地服务群众。
(二)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总结沂水县分级诊疗的试点经验,选取几个具备条件的县进行重点指导调度,形成典型模式,在全市范围积极稳妥推广。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常见病为切入点,为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性医疗服务,完善服务模式。畅通向下转诊渠道,优化转诊服务。
(三)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严格落实急救中心(站)建设标准,以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急诊急救服务体系,提高院前急救覆盖面和救治效率。完善院前急救转运服务流程,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培训。加强急救网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规范急诊科设施设备、医务人员配备、培训,提升救援水平和应急能力。
二、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管理水平
(一)深入推进医院标准化建设。开展标准化建设“回头看”活动,开展全市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复核工作,巩固医院内涵建设成果,促进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总结2015年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评审的优秀经验,指导临沂市肿瘤医院、鲁南眼科医院完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等级评审。
(二)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四部门《关于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意见》,围绕社会效益、医疗服务提供、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等4方面指标,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以病案首页为重点的医院日常运行监测机制、以追踪方法学为核心的现场评价机制和以质控中心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专科专业质量评价机制,为定期公布全市医疗机构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做好准备。
(三)不断提高医院服务效率。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扩大临床路径病种覆盖面,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入径率和完成率。推行日间手术,逐步建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纵向协作的日间手术模式,推动有条件的三甲综合医院建立日间手术中心。开展多学科联合门诊,促进多学科联合诊疗,为疑难危重患者提供便捷诊疗服务。创新住院医疗服务模式,优化住院流程,进一步降低平均住院日。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在9天以内。
三、全面加强医疗服务监管
(一)严格医疗服务要素监管。严格依据行政权力清单,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加强管理与监督执法无缝对接。在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方面,坚持“三放一严”,即:放宽政策、放权审批、放低门槛、严加管理。做好医师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工作。推进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等信息公开。加强医师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应用效果评价。严格器官移植管理,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器官捐献。
(二)强化质控中心工作职责。对现有市级质控中心进行全面梳理,对部分长期未有效开展工作的质控中心重新申报认定,对于不参与质控的委员单位和个人实行退出。开展医疗质量现状基线调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报告制度。扎实做好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监测试点,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完善健全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长效工作机制,稳步拓展无偿献血模式,提升献血服务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设,规范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血站服务能力,持续保障血液安全。贯彻落实《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促进血站规范化管理。完善血站、医疗机构联动机制,规范开展血液调剂。建立以单病种为主的临床用血考核评价机制,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一)加强专科诊疗能力建设。强化薄弱、急需专科,培育优势、特色专科。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综合医院为重点加强儿科、妇科、产科医疗资源建设管理,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救治能力和急危重症诊断能力。积极推广医疗技术的应用,重点推广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内镜和腔镜诊疗技术和血液净化技术,提高县医院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力。指导有条件的县区(开发区)人民医院在精神科、口腔科、医学美容科、健康体检业务等专业加大硬件投入和人才培养以适应县域内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开展市级眼科能力资源调查,提高眼科诊疗水平,加强青少年视力低下干预。
(二)制定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十三五”规划,加强现有市级重点专科管理,进一步规范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程序,2016年度,将组织完成泌尿外科专业、儿科、妇科、心内科专业、眼科、普外科等6个专业专科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
(三)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落实《山东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意见(2016-2018年)》,细化考核要求,实化考核过程,保证支援效果。充分发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缩小区域间医疗服务差异。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县域内就诊率。
五、不断改善医疗服务
(一)深入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开展好以提升医疗质量、提升供给能力、提升服务效率、增强群众获得感的“三升一增”活动。大力推进预约诊疗,回归医疗人文关怀,增强群众获得感。开展经验交流和考核评估,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二)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严格落实护理人员配备标准,重点纠正床护比、医护比不达标现象。加强急诊急救、重症医学、新生儿、血液透析等专科护士培训,提升专科护理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康复、养老护理。
(三)继续实施便民惠民措施。组织好2016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周活动,助推慈善义举,对1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工程,落实精准扶贫项目,并连续三年完成3000例。加强适时监测和动态评估,确保项目高质、高效完成。
六、进一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继续开展以“好的服务语言、好的服务态度、好的服务流程、好的服务技术、好的服务质量”为内容的“五好服务”活动,并以此作为评价工作的基本标准。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重视做好患者回访工作,搞好医患之间的互动交流。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认真落实医疗纠纷投诉处理,切实做好医患矛盾排查化解工作。配合委机关党委做好医院巡查工作。
(二)巩固平安医院建设工作成效。强化与综治办、司法、公安等部门的配合沟通和信息交流,完善警医联动机制。指导医院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理流程,提高预警防范和先期控制处理能力,完善涉医案件处置快速反应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依法维护医疗秩序,实现医疗秩序根本性好转。
(三)健全完善“三调解一保险”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完善医疗机构内部处理制度,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提高调解工作水平。积极推动医疗责任险工作,探讨第三方人民调解委员会、多家保险公司参与成立“临沂市医疗责任保险业务共保体”的工作机制。确保运作环节环环相扣,形成医疗责任险业务运作良性循环机制。
七、统筹做好其他重点工作
落实“精准健康扶贫”工作要求,完成有关医疗扶贫工作任务。积极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做好禁毒戒毒工作,加强戒毒医疗服务管理。理顺工作体系,按照国家和省模式及要求,推进成立我市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国家卫生计生委“走进西部”培训项目等资源开展多层次集中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20030226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