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回应性照护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回应性照护呢?回应性照护是提供满足婴幼儿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积极照护,其核心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敏感了解婴幼儿动作、声音、表情和口头请求的需求并及时给予积极恰当的回应!
那么在日常养育照护过程中家长如何做好回应性照护呢?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关系。它是婴儿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社会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可给婴幼儿带来心理的安全感,支持其不断探索、学习,使他们在情感、社交和认知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其次要读懂儿童的信号,真正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家长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仔细观察,记录儿童的生理节律、活动和能力水平;敏感注意并听懂、看懂儿童不同需求所发出的信号及其背后的含义;准确判断儿童的情绪体验;敏感识别疾病征兆,妥善处理和应对疾病。
再次就是恰当地、持续地、有感情地做出回应性喂养:喂养过程是提供亲子互动的良好时机,喂养者尽量与孩子面对面,有充分的眼神交流和语言交流,留意观察孩子饱和饿的信号,做出恰当的回应。例如婴儿把手伸向餐具或食物,主动张嘴来表达想吃的愿望,也会通过吐出食物,用手推餐具或食物,扭头,皱眉等表达不要吃的意愿!这时照护者就要根据孩子发出的信号给与恰当的回应。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互动沟通: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在沟通中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婴儿在还没有口语表达时,更多的会通过自己的身体,面部表情及声音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发起需求,照护者者要读懂信号并给与积极回应!这些积极的互动回应将帮助儿童学习语言,鼓励儿童进行情感交流和身体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刺激儿童脑发育。
其实回应性照护体现在日常养育儿童的方方面面,如:喂养、洗澡、抚触、睡觉、做游戏等。照护者要从儿童的视角理解其行为,并做出恰当的交互回应,让儿童在自尊、自信中健康成长,助力儿童早期发展!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20030226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