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邵,男,34岁,2013年到朱保卫生院工作,2018年入党,现任朱保卫生院120车队队长。他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乐于助人,积极乐观。无论是日常的转接患者工作还是近期抗击疫情参与流调工作,都发挥了党员先锋作用。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有的是一如既往的坚守岗位,不计个人得失。他像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在这个凌冽的寒冬坚强的傲立着。
流调路上,“疫”往无前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抗击新冠肺炎战争中,总有战士走上战场。他们也有家人,也是血肉之躯,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太明白此刻的流调工作有多么重要,只有排查出有疫区接触史的群众把他们隔离观察,才能有效控制病毒的扩散,确保广大人民的健康与安全。郭兴邵就是其中一员。为了减少车队其他人员的风险,他说“我负责流调工作,如果轮流出去会增加每个人的接触风险,让他们留在院里保障医院正常工作。我是党员也是队长,就我了!”那一刻,他大概忘了,他的妻子在家独自照顾两个孩子,二孩才1岁多呢。
从这天起,他的足迹遍布朱保33个村庄。所有湖北地返乡的,挨家挨户询问身体状况,测体温。当很多人怕这些人身上带病毒退避的时刻,他逆行而上。带着口罩,带着帽子,穿着不透气一次性手术衣,这个一米八的大汉真是大汗淋漓。因为在外面不方便,也为了节约防护用品,他不敢多喝水。“你是哪天回来的?你坐的什么车?你回来后见过哪些人?你现在有没有感觉发热,咳嗽,没力气?”哑着嗓子,每个返乡村民都仔细询问, 生怕漏掉了重要内容。“不要害怕,虽然从那里回来也不代表你就得新冠肺炎。但为了更多人安全,现在你一定要配合,不要再接触任何人了,安心测体温,觉得不舒服联系我们。”对于恐慌的村民,他耐心的解释,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在家观察,要相信政府,我们国家今天是有能力保障公民安全与健康的。
从参与流调到现在,他半个月没回家了。为了夜间流调工作,也为了不把病毒带回家。休息的时候,他忍不住掏出手机与家人视频。看到两个孩子稚嫩的笑脸,他一扫工作的疲惫。大女儿喊着“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妈妈不给我们买好吃的。爸爸,我想吃棒棒糖。”他眼圈湿润,“爸爸现在上班忙,再过几天,听妈妈话,千万别出去玩。”这一刻,他才想起他是个父亲,而他,已经半个月没有回家。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又是这种时候,生活诸多不便。怎么办呢?病毒肆虐,疫情当前,多少人在坚守自己岗位。他是党员,他在入党那一刻宣誓说“时刻准备着,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疫情不退,终不能回。他默默拿起盆,倒了些热水,那双被磨得丑陋的脚终于享受了片刻的温暖。
病毒无情人有情
2019年2月7日,朱保医院办公室通知科室去警卫处领草莓,说是有人捐赠了一些草莓,给医务人员补充维生素增加抵抗力。一辆白色汽车,一桶一桶的草莓还没整理完。大家都好奇这捐献者是谁,司机说他也不认识,是微信转账预定。这做好事还不留名,活雷锋啊。
其中一个人说,不是转账了吗,我们看看微信,说不定认识呢。“这不是郭队长吗?我有他微信。”一位护士长看了微信喊了出来。瞬间,大家沸腾了。“大郭就是雷锋啊,他好像还参加了什么车辆救援队。”“是的,上次咱同事车路上坏了,他去给帮忙了。”原来,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私下,郭队长如此热心肠。他心里想着工作,也想着这些并肩而战的同事们。这草莓带着异样的甜,甜到了每个医护人员的心里。
每天简单而重复的动作,简单却重要的工作。没有豪言壮语,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就这样在路上,穿过寂静的村庄,一车一辙。在这凌冽的寒冬,在这病毒肆虐的时刻,有人在一线救治患者,有人捐赠医用物资,有人助威加油,有人载着我们奔赴战场。这千千万万个“郭队长”,在一线或者在后方。正是因为他们存在,让我们坚信,我们终将赢得这场狙击新冠病毒战争的胜利!因为世间美好环环相扣,病毒终将散去,春天已经到来!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20030226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