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在河南省仰韶村,一位特殊的客人,挥下科学发掘的第一铲。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由此开启。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考古学文化。而考古学,也在对于历史遗产的探寻中,点亮华夏文明的绚烂曙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将穿越时空,把镜头对准仰韶文化,与您一同探索这块关乎历史遗产与文明根脉的“拼图”。
从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考古学文化,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绚丽的彩陶。先民们抟土制陶,勾画狩猎、渔牧、星月等景象,形成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也就是“仰韶文化”。
191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应邀来到中国。他和他的助手在仰韶村发现了石器标本,并敏锐地意识到,这里可能存在着远古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存。在中国政府的许可下,1921年,安特生与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人一起,在仰韶村进行了36天的正式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珍贵遗物。
根据出土器物,相关专家判断此地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并依照国际考古学惯例,将其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彻底推翻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的结论。
《中华远古之文化》一书发表于1923年,作者是安特生,译者为袁复礼。通过这本书,他们向全世界公布了仰韶文化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寻根之门”。仰韶文化将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向前推进了至少两千年。中国现代考古学也由此诞生。
李济、梁思永、夏鼐、苏秉琦……百年来,正是几代中国考古学家的奋力求索,才为我们寻回了历史遗产与文明根脉的一块块“拼图”,构建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文明,要有根有脉知悉来处,更当开开阔阔延伸出去。
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面向未来,广大考古学工作者要继续发扬“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学术传统,推动我国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迈进。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05026973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