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名执法人员帮扶民营医疗机构”活动开展以来,郯城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护卫健康”的理念,全力开展“百名执法人员帮扶民营医疗机构”活动,主动帮扶、靠前帮扶、精准帮扶、常态帮扶,抓“三个强化”,下“三个功夫”,助力全县民营医疗机构全面健康发展。
一、强化党建引领,在提升依法执业效能上下功夫
“火车跑到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才能当好领头雁,取好发展经,带好发展路。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集中监督执法力量,深入4家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帮扶,指导健全建强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规范阵地建设,打开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新格局。今年以来,各支部建强党员队伍,培养医院发展中坚力量,着力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竞争力。党支部的建立健全,也让民营医疗机构党员心有所属、情有所系,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用心、更用情的医疗服务,从而促进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规范执业,厚植为民情怀,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县仇氏医院积极探索“党建+公益”服务模式,依托医院党支部成立“仇氏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坚持每月到社区、村庄开展公益健康查体活动,至今已免费为群众查体万余人次。
二、强化帮扶指导,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执法人员结合“送法助企暖心行”活动,对帮扶医院开展送法活动4次,排查依法执业风险问题8个,着重做好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作。一是完善住院随访工作。执法人员帮助医院改进完善随访制度、打造随访人文关怀。目前,各帮扶医院月回访率已全部达到100%。二是严格落实依法执业公示制度。规范公示形式,统一要求在医院大厅显著位置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投诉箱,公开相关流程,在科室显著位置公开办事制度,方便接受群众监督,加强监管,促进各帮扶医院加强自律。三是加强特殊群体服务管理。设立老弱病残优先服务措施,从挂号、问诊、取药、取报告、住院等全流程为老弱病残患者提供优先服务;为急危重症患者开辟绿色“生命通道”,进一步整合床位资源,优化收治流程,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收治通道,全力以赴确保急危重症患者收治优质高效。县马站正骨医院积极开展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免费救助活动,提供免费查体、健康咨询300余人;县振中医院建立首问首办台账和帮办代办台账,实现一窗受理、一处通办、一次办结,特别是对外地患者开通邮寄服务,为群众送去温暖和关爱,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再提升。
三、强化医疗防范,在化解医患纠纷上下功夫
针对民营医疗机构医患矛盾突出、纠纷多等问题,执法帮扶人员注重防患于未然,在化解医患纠纷方面破局解困。一是增强防范意识。医患纠纷多因双方信息不对称,为了避免此类矛盾纠纷,执法帮扶人员结合《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和12345群众投诉情况,对帮扶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目前参培人员累计已达200余人次。振中医院今年以来在收到一起投诉后,及时沟通,有效化解。二是提升医疗救治水平。抓牢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夯实业务建设基础,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抓好医护人员形象提升,组织开展文明服务礼仪培训和“微笑服务”活动,从细节入手、从暖心做起,规范言行举止,开展文明服务、暖心服务、微笑服务;抓牢医患沟通技巧提升,教育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并借助各种手段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相关情况,提供更高效、更精准、更贴心的医疗服务。三是健全病案管理制度。对帮扶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指导,各帮扶医院现已建立健全病案管理制度,医务人员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要求,规范书写病历并妥善保存,严格履行告知义务、抢救、会诊、手术、麻醉、上级医师查房、交接班等制度,杜绝因病历不规范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下一步,郯城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将聚焦主责主业,聚力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做好执法与帮扶,强化党建引领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助推帮扶工作做深、做实、做到位。
供 稿:李蒙蒙
编 辑:周 辰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20030226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