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爱国)
健康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发展的基础。65年来,爱国卫生运动紧紧围绕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组织协调全社会的力量,与时俱进,广泛动员人民群众自觉行动起来除四害、讲卫生、改善城乡卫生状况、减少乃至消灭疾病,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经过几代人人的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业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65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除害灭病、富国强民的重要措施,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社会效果显著。
解放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极差,缺衣少食,更谈不上讲究卫生,致使疾病流行。据记载,1926年(民国十五年)费县北部的部分村庄疫病大流行,个别村庄死亡人数达60%以上。在环境恶劣的黑暗旧社会,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解放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党和政府重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工作。1952年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粉碎美帝国细菌战”的伟大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干部、职工、学生三带头,千家万户齐行动。破除迷信,普及科学卫生知识,消灭病媒蚊、蝇、虱、蚤、鼠、蟑螂等,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改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爱国卫生运动逐步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在“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扫屋擦窗,清除垃圾等,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普遍地开展起来。
随着爱国卫生运动逐步深入,提出了“家家动员,人人动手”的口号,从积肥入手,大力发动群众开展十挖、六垫、三干净(既:挖厕所,圈,粪坑、鸡窝、尿窝,磨道,阳沟,汪泥,院子,街道:垫院子、街道,厕所,栏圈,磨道,鸡窝;院子净,屋内净、街道净)行动,彻底清除垃圾污土,从根本上改变环境卫生面貌。全面开展了“四改造”(改造厕所、鸡窝、栏圈、污水坑),争创“五洁四无”(室内洁、室外洁、厨房洁、厕所洁、街道洁,无蝇、无蚊、无鼠、无雀)文明卫生单位活动。
65年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爱国卫生运动和各种卫生防病有机的结合,先后消灭和控制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又一个病魔,白喉病、脊髓灰质炎、麻疹、伤寒、百日咳、痢疾、流脑、乙脑、破伤风、地甲病、疟疾、地方性氟中毒、钩体病等流行病和地方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个别病种彻底消除,其他曾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也得到有效控制,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了社会文明进程,历史将会永远铭记。
65年来,历史不断赋予爱国卫生运动新的使命,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的巨大变化,爱国卫生工作的形势和任务也不断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镇人口总量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大,增加了卫生防病工作的难度。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卫生基础设施难以承负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在一些地方再度出现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部分农村,人、畜粪便还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卫生较差导致肠道传染病上升,有的地方由于食品卫生状况不好,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再加上工业污染影响,造成了新的环境卫生问题等。新时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大卫生观念、改变不良的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卫生创建工作是解决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爱国卫生工作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为主要内容,推动全民文明卫生素质的提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身心健康需求。特别是2003年“非典”以后,国家更加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全面深化了卫生城市创建和健康城市建设,许多地方实施了城市、乡镇、村居、单位、社区卫生创建工作,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推进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制、农村改水改厕、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等各项工作,城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把“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作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目标,成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豪情满怀。新时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不断丰富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重点开展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新和全民健康系统工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梦”的实现勇往直前。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05026973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