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县区(开发区)卫生计生局:
现将《2015年临沂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临沂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年10月27日
2015年临沂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中医药特色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
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鲁中医药字〔2015〕4号)和《关于公布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单位的通知》(鲁卫中业务字〔2015〕22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中的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医药临床科室集中独立设置、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综合使用多种中医药技术方法服务城乡居民,切实加强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项目范围及内容
(一)项目范围
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中医馆)即为“国医堂”。
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并报省中医药管理局审核确定的24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附件1)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
(二)项目内容
1.改善中医药诊疗环境:将中医诊室、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等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布局流程符合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便于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门扇可挂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对联,走廊、诊室张贴中医药知识和方法的宣传栏、宣传图片等,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注重人文关怀,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同时向群众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2.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重点加强一般针法、灸法、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中至少6种技术方法的开展与规范化操作;在本单位推广应用10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3.配备用于连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的计算机系统、投影仪等设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信息化水平。
4.配置中医诊疗设备: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设备选配目录见附件2),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特色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补助。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制定项目总体规划,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单位进行备案,对项目实施进行宏观管理与效果评估。
2.省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确定我省最低建设任务数,负责审核确定基层医疗机构项目单位名单,报国家备案,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
3.市卫生计生委根据我市最低建设任务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拟定建设任务数量,遴选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报省级审核确定,并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二)项目经费
原则上按照10-15万元/个对项目建设单位进行资金补助。各县区、各单位要根据项目补助的设备种类,合理制定采购品目、规格和数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成招标采购工作。
四、项目执行时间
2015年底前完成相关组织工作,2016年5月30日前完成项目工作任务,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到位。
五、项目监督与管理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财政部将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并将项目执行的实际效果作为今后安排相关项目资金的依据。省中医药管理局将进行绩效考核,后期经费补助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二)组织开展市级评估工作。项目完成后,各有关县区要认真组织开展自评工作,于2016年5月30日前将自评报告报市卫生计生委中医科。市卫生计生委将会同市财政局开展市级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上报省中医药管理局备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县区、各单位要把项目建设作为一项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区、各单位要围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制,把规划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区要对项目建设实行动态监测,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市卫生计生委将不定期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全部建设完成,已取得明显成效,但部分国医堂还存在建设标准低、内涵建设水平不高、中医药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各县区要以实施中央、省建设项目为契机,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对现有国医堂进行改造提升,同时积极学习其他地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改善诊疗环境,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开展中医药业务,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各县区、各单位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进中医药人才,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县区、各单位要加强资金监督管理,防止各种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国医堂建设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从中提取管理费,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基本建设、清偿债务、购置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以及不符合专项资金使用原则及范围的其他开支,不得用于为其他项目或专项资金配套。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区、单位要大力宣传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弘扬“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价值理念,展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附件:1、我市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名单
2、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诊疗设备选配参考表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3号
鲁公网编号37130202371830 鲁ICP备20030226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18
电话:(0539)8314140 邮编: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