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进行了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中医药文化基础保障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中医药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市政府出台《临沂市振兴中医药发展行动方案》,大力实施中医药文化引领工程,全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合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印发《临沂市中医药文化改革专项行动方案》《临沂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分工负责抓好中医药文化改革发展。
二、注重多元传播,铸造中医药文化宣传品牌
一是铸造“党史中的中医药”主题活动品牌。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党建文化、清廉文化、医德医风建设等有机融合,增强了文化建设的推进力,在全市建成10处“党史中的中医药”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基地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学习、香囊现场制作、中医药历史知识小竞赛等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感受中医药魅力,学党史、治未病、防未然。举办“百年奋斗路—党史中的中医药”精品党课竞赛,遴选精品党课58件,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对中医药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二是打造“红色朱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样板。为突出我市作为沂蒙精神发源地的鲜明特色,在“红色朱村”打造了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样板,将中医药文化宣传健康服务与全国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基地建设进行创造性结合,每年吸引5万余名群众前来参观体验。三是擦亮中医药文化节品牌。连续七年举办临沂市中医药文化节,将文化节办成全市老百姓一年一度的中医药文化盛宴,充分宣传沂蒙名人名医、名店名堂、名药名企。鲁南制药·启达力独家冠名央视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紧扣时代脉搏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观众看到古老的中医药如今正焕发青春。
三、搭建载体平台,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
一是加强系统内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平邑县中医医院创建为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市中医医院、临沭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枣园镇中心卫生院等7家单位创建为省级中医药文化知识角。7个县中医医院达到有专兼职宣传教育队伍、有宣传教育阵地(场馆)、有宣传教育网络平台、有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的“四有”要求。开展精品国医堂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作为重要建设内容,知识角覆盖率达到100%。二是推进社会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临沭县光明路小学等6家学校创建为省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小学;河东区“南亩春耕”本草园打造成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小学生研学教育、特色农业等多功能现代中医药文化科技园,2022年获评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自主研发设计南亩先生、小南、本草兔等系列ip形象,将原创漫画和有趣的中医药知识相结合。同德中医医院收集偏方、验方,整理医案典籍,建成沂蒙民间中医药文化馆。
四、丰富活动形式,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机制。市、县中医医院每季度开展一次面对基层群众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活动,每次不少于10场次,基层国医堂每季度举办不少于一场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活动,2023年全市累计组织专家2000余人次,开展巡讲活动600场次,受益群众13余万人次。二是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网络传播机制。4家省级以上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部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传播网络平台,定期更新内容,常态化开展传播展示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知识和咨询服务。三是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四进两上”活动。市中医医院开展“理论宣讲进病房”活动,为住院患者发放口罩等防疫用品,向患者普及简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了居民的健康素养;临沂第四十中学、沂水县四十里堡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建立了中草药实践基地,组建中医药兴趣小组,编写《防疫本草》等书籍,开设中医药相关课程,培养了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兴趣,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广泛营造“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浓厚氛围。四是开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渠道。在《健康临沂》栏目开辟中医药文化科普栏目-《沂蒙中医药》,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活动,目前已累计举办40余期,同步《健康临沂》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于中医药的智慧。
五、下一步打算
结合您的建议,我们下一步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中医药文化保护和传承。开展中医药文物资源普查,系统阐释本地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深入整理挖掘中医药特色理论、技术、疗法、方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开展中医药老字号、老商号寻访。支持中医药文创基地建设,开展中医药文创产品设计研发、评估评价、生产制造和转化应用,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二)促进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提升。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播普及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六进”活动,常态化开展以专家义诊、中医药文化科普、健康咨询、八段锦演练、中药养生膳食指导、常见中草药辨识、特色疗法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活动,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激发中医药服务社会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遴选建设一批融健康养生知识、养生保健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在基层中医馆、国医堂、村卫生室、村(居)委会等群众活动场所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开展有中医特色的价值观念、健康行为、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三)推进中医药伴我成长活动。有序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增进中小学生对中医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晓度、热爱度和文化认同。针对低视力、脊柱侧弯等青少年常见病,依托全市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中医防控中心、中西医结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和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医防治中心,培育专项技术服务团队,健全市县防治基地和服务网络,增进青少年对中医药的获得感和健康认同。鼓励企业从青少年衣食住行、文体娱乐等方面入手,应用中医药元素,丰富产品种类,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医药、体验中医药、热爱中医药。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