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际科委员、张兆平委员、朱孟宪委员、胡英霞委员、李晓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对您提出的几项涉及我委工作的建议,我委认真进行了分析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方面。我委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为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我委积极加强同教育、公安、宣传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先后联合多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五个全覆盖”的通知》《关于启动全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护航”工程的通知》等文件,完善了机制建设。促进教育基地建设,发挥市精神卫生中心龙头作用,成立了市心理健康管理中心,积极探索医校合作,举行了临沂市心理健康医校共建签约仪式,首批共建学校与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了签约,不断促进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
二是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力度方面。我委会同教育部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培训和宣传,结合精神卫生日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医心为民——2021临沂市首届“最美心灵卫士”发布仪式,在全社会营造了有利于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积极利用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访面谈、专题讲座、网络平台、科普手册、家长留言板等方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交流和咨询服务,引导家长重视心理健康,减少对心理问题的偏见,科学应对孩子心理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状态下,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监测、支持、疏导、咨询与干预等。邀请心理健康专家为心理高危学生家长提供科学精准有效的答疑与指导,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疗,真正做到关口前移。
三是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模式方面。创新“医、校、家”三方联动的心理健康动态管理模式,组建专家团队,为师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引导家长正确处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全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4001539120”24小时开通,由心理专家进行解答,随时为有需求的家长提供帮助。为方便群众获取心理健康服务,营造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在多部门的努力下,我市80%的中小学校已经建立了心理辅导室,36.52%的村(社区)建立了社会工作室,依托心理咨询室和社会工作室,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入驻,并创新心理疏导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措施,把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矛盾化解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四是在心理健康技术支撑方面。我委依托市精神卫生中心订制启用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智能体检系统,研发了“心信通”微信程序,对全市3所院校和344 所中(职)学校学生发放“团检码”,借助“团检码”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检测,坚持“保密”与“自愿”原则,学生使用“团检码”登录,无需姓名和其它身份信息,检测后报告直接反馈给学生本人,同时,根据检测结果,检测报告提供相应建议方法与温馨提示,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精准心理健康服务。这是国内首次对一个市数十万人进行大规模心理健康状况筛查。
五是开展师资培训方面。我委立足自身职责,会同教育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结合“健康中国”、“健康山东”、“一二三四奔健康”行动,在大中小学院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积极开展培训和宣传,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加强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常态化开展“中考高考减压”“自护教育”等校园心理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六是开展心理健康“六进”活动方面。组织开展了心理专家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的“六进”活动,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共举办62场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惠及学生、教师、家长共计64396人;通过心理健康进企业活动,与12家企业签署了医企结合共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合作协议,在17家企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受众企业职工人数2064人;通过心理健康进农村、社区、公共场所活动,与兰山街道6社区签订了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合作共建协议,组织市级内科、外科、疼痛科、精神科等骨干力量和南丁格尔志愿者不定期到社区进行义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群众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营造了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根据上级的部署安排和最新要求,结合您的提议以及具体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恳请委员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