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临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发展,将其列为全市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重要内容,多点发力、聚力突破,加快推动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机制更加优化、动力更加强劲,呈现持续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一)集群规模持续扩大。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全市现有药品生产企业64家、经营(零售)连锁总部企业50家、经营(批发)企业61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2家、经营(批发)企业千余家;医药中间体、药包材等其它企业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8家,产值过亿元企业28家,过10亿元企业5家,过30亿元企业3家。2022年,受疫情冲击和国家集采政策影响,全市医药产业下行压力较大,产值较2021年略有下降。2023年全市医药产业工业产值254.38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增幅由负转正,彻底扭转下滑趋势。
(二)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全市医药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已初步形成以鲁南制药、罗欣药业等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中药材种植加工、化学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物流等一体化发展局面。有9个县区布局建设了12个医药产业园区,坚持差异化、特色发展,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吸引项目落地。郯城县医药产业园依托化工园区优势,打造了功能区健全、配套设施完善、审批服务进驻的医药产业园,目前在建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项目7个,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过百亿;河东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已集聚中金进出口、中科梅奥(山东)医学检验、君瑞医药等企业;平邑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集聚了九州天润中药饮片、广药中药材、上药中药饮片等企业。。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省首批“雁阵形”产业集群,全市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医养健康产业细分领域特色集群。
(三)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医药领域共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省级创新平台14个,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个、省科学技术奖56个,申请专利425件、已获授权201件。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山东大学)临沂协同创新中心质量检测实验室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评审,并获得认可证书;鲁南集团获得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罗欣药业自主研发的国家I类新药替戈拉生片获批上市,为山东省首个;若尧特医食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实现了我市零的突破。
(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级实行产业发展链长制,成立了由14个市直部门共同参与的产业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市级出台了《关于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临沂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二、今后工作方向
您提出的关于临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的建议对我市医药产业工作很有帮助。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充分参考吸收您的建议,加快推动全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健全完善推进机制。在市级成立专班基础上,充分发挥县区主阵地作用,在各县区成立医药产业工作专班,构建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专班设立综合协调、政策规划、科研攻关、产业招商、企业服务五个工作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帮包企业机制,对全市重点医药企业,由专班各组成部门分工帮包,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精准服务,及时梳理反映问题,主动帮助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提交专班会商研究,共同推动企业加快发展。
二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以园区、项目、公共平台建设为载体,汇集汇聚产业发展要素,壮大全市医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良性产业生态圈。支持沂河新区、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沂南县、费县、高新区重点发展化学药品、现代中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药商贸物流产业。支持平邑县、蒙阴县、沂水县布局建设各类道地中药材规范化与规模化种植基地,带动其他县区特色中药材种植。支持郯城县、莒南县、临沭县集中布局医药中间体与原料药生产,打造化学原料生产基地。聚焦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支持临床试验、专业孵化、检验检验、医疗大数据、医药工业废弃物处理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升级动力。落实“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优先统筹保障园区用地。同时积极寻求与医药发达城市结对共建医药产业园区,充分借鉴园区成熟的管理经验,承接优良产业转移,加快优势企业导入,更好地吸收吸纳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与我市土地、人力资源优势互补。
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用好我市巨大的医疗市场资源,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吸引知名企业来我市拓展市场、布局生产基地。坚持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围绕鲁南、罗欣、甘李等链主企业、重点企业,认真梳理重要合作伙伴和上下游企业,以重点企业为核心向周边要素扩散,加强对接洽谈,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
四是强化金融财政支撑。充分发挥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和市级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推动作用,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加入,建立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围绕加快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新药品、新器械、新平台等科技研发项目及有影响力、发展前景的医药领域仓储物流和连锁零售企业,加快打造国内领先医药产业园区。
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①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将医药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等用地需求纳入空间规划中,提前谋划选址、规划、征地、用地指标等问题,实行一地一策,主动跟进项目进度,容缺受理,确保用地不受影响。②推进医药企业污染防治帮扶,坚持生态环境“送策入企”常态化、执法监管“无事不扰”、治理技术指导“随时化”,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清单“动态化”。提高市级审批权限事项办理效率,开通药械企业等级备案许可“绿色通道”。③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重点产品建立提前介入机制,加强与国家和省沟通交流,开展法规、政策、技术等专业辅导,强化高效跟踪服务。④积极引导全市医药领域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道路。2024年全市新认定医药领域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推荐山东裕欣药业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⑤结合“千企千项”技改工程,鼓励医药企业加快关键工序核心设备更新改造,提升医药企业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建立“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式”为特征的制造车间,推动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力争2024年滚动实施30个以上医药类工业技改项目。
感谢您对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此复如有不当,请予指出,期望您继续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