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生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医药产业专班围绕先进工业强市战略和“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目标,抓住生物医药产业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医药产业全省首批“雁阵形”产业集群的重大机遇,聚焦壮大化药、做强生物药、振兴中药、突破药械四大板块,坚持创新驱动,对内助强育新优存量、对外招大引强扩增量,推动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底,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21家,瞪羚、独角兽企业5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6个,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占比31.75%。近三年来,入选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承担省级以上重大产业攻关项目12个,入选省级重点项目26个。依托鲁南制药成功组建“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鲁南制药罕见病药物海普益盐酸沙丙蝶呤片首仿药独家获批上市,诺为制药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医药产业集群营业收入273.1亿元,同比增长2.35%;科研经费投入29.65亿元,同比增长31.5%。
二、议案建议落实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关于您提出的“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建议”,我们高度重视,并进行认真研究。下一步,将在以下方面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
一是加大创新力度。打造公共平台。依托沂河新区沂蒙药谷,建立生物医药共性研发平台,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推动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入驻,实现资源共享,扶持科技型医药企业研发创新。对接高校院所。推动鲁南制药与中国药科大学深度合作,共建博士后流动站;对接山东大学,引入专业团队参与全市中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借助其研发资源优势,将平台打造成为专业化、实体性技术研究与服务机构;对接广州中医药大学,发挥老乡资源,进一步对接科研合作。
二是加强政策支撑。2022年1月7日,《关于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实施,全市共认定71个项目,奖补资金达9245万元(2022年度5260万元;2023年度3985万元)。今年1月该项政策试行期结束,综合前两年执行情况和企业反馈,启动该项政策修订工作。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广泛征求医药企业、有关部门和业内专家意见建议,并参考济南、济宁等地做法,同时书面征求市直部门和县区意见。目前,根据反馈意见正对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修订稿提交市政府研究。
三是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持续优化“沂i企”企业服务平台功能,依托“沂i企”平台做好医药产业领域政策发布、政策解读和政策兑现,加强政策与企业智能匹配、精准推送,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通过“沂i企”平台推送、短信提醒、入户走访等方式,助力医药产业惠企政策广泛知晓、高效落地。
四是谋划金融对接。引入先进地区投融资企业,运用设立联合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助力我市医药产业发展。进一步对接浙商银行推进“采购贷”等金融产品落地,解决医药产品回款周期长、资金压力大的问题,近期组织举办金融产品宣讲会,为企业讲解具体办理流程、申请条件等。继续对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不断扩大对医药企业的金融供给,提供一揽子、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此复如有不当,请予指出,期望您继续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