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黄慧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智慧医疗服务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开展情况
(一)电子健康卡系统搭建
我市自2017年开始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2019年开始在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子健康卡系统的搭建。至目前,全市全部38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80家基层医疗机构、近4000家村卫生室已全面实现上线运行,累计激活电子健康卡872万张,累计在线缴费结算4.4亿元。为进一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2020年末我们以电子票据为索引开创了“一票两码”功能,通过技术手段将电子健康卡、电子票据、电子医保凭证进行整合,更加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
(二)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搭建
目前,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基本框架搭建完毕,具备了移动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检查结果在线查询、核酸检测预约、献血证查询等功能。一是实现了全市“一码就医”,解决了“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的堵点问题,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二是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患者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预约挂号,在线支付,及时查询检查化验结果,降低了排队等候、滞留医院的时间。三是提高了医院工作效率,扫码就医、在线支付方式为床旁结算等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节约了医院大量成本,减轻了挂号收款压力,进一步优化了诊疗服务流程,增强了医院承载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顶层设计和机制体制先行保障
在推进全域医疗数据归集和共享过程中,我委坚持顶层设计和机制体制先行保障,形成“责权利”分工明确的和制度先行的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人员、机构、制度和体系化建设水平,做到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齐抓共管新局面。
(二)持续推进数据共享和信息化建设
依托“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与医保、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联动机制,持续推进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数据共享工作。同时按照国家八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检查资料数字化存储和传输。继续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医疗机构检查资料数据库或“云胶片”等形式,推进检查资料共享。
(三)积极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
目前国家卫健委推行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与您“应鼓励医院通过互联网将业务延伸到群众的各项健康事业中,包括术后回访、家庭护理、慢病管理、体检管理、线上就诊等”的建议十分契合。我委也将以此次试点工作为契机,准确调研我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在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需求上下功夫,从众多试点申请中择优选出1-2个县区先行先试,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好基础。
(四)做好规划工作
根据部门职能,我委继续做好全市智慧医疗建设规划工作。根据全面健康信息化平台的下一步规划,我委将在“刷脸就医”、医疗公卫数据融合、保险预先报案、处方流转、慢病管理等领域进行试点探索。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